掃描以上二維碼,關注文物網,獲取最新文博收藏藝術資訊。
記住密碼
永通橋又名小石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西門外清水河上,建于唐代宗永泰(公元765年),金、明、清以來曾多次維修,是一座帶腹拱單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橋,橋長32米,寬6.34米,主拱…[全文]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市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安…[全文]
褒斜道,是古代連接關中與漢中的一條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兩河谷,貫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漢代褒中縣(今陜西省漢中市與勉縣交界處)褒口、經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全文]
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設新區,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雞關出口處,雅安漢闕博物館所在地。漢闕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筑設施,是漢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筑,每闕由主闕和子…[全文]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為漢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東漢桓、靈時期,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F存石闕、石獅…[全文]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區孝里鎮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祠內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線刻圖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文]
沈府君闕位于四川渠縣城北34公里的水口鄉漢亭村燕家場,是漢闕中唯一的雙闕幸存者。 沈府君闕約建于東漢延光年間(122——125年),但其子闕已經毀廢。兩闕東西相距21…[全文]
平陽府君闕坐落于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芙蓉溪畔仙人橋旁的綿陽博物館新館前,突兀屹立,玲瓏多彩,端莊壯麗。闕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建筑,一般立在官廟和墓門之前。平陽府君闕屬墓闕,由大小…[全文]
位于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北土溪趙家坪。據《漢書》記載:馮煥,東漢安帝時人,為幽州刺史,延光元年(公元121年),被誣下獄,事雖辨明,已病死獄中,安帝“賜錢十萬,以子為郎中?!?…[全文]
啟母闕,Qimu Towers,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國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萬歲峰下,為漢代啟母廟前的神道闕。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全文]
少室闕,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鋪村西,距城六公里少室山下。與太室闕、啟母闕并稱為“中岳漢三闕”。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全文]
太室闕(Taishi Towers),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石闕為漢安帝元初五年時的陽城長呂常所建,與少…[全文]
廣西貴港考古大發現:舊城區挖出漢代護城壕
工筆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館館藏中國古代書畫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