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文物執法實踐與思考
2018-06-01 10:10:59 作者:屈小健 來源:中國文化報 已瀏覽次
文物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1982年,我國頒布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該法迄今已修改五次,充分顯示了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文物保護法自施行以來,在調整文物保護法律關系、明確文物行政管理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嚴厲打擊文物違法行為、有效加強文物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它也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最重要的法律依據和準繩。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文物保護法需要更加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及時總結法律適用中遇到的問題,適時加以完善。天津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執法主體,自成立以來堅決貫徹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堅守文物安全底線,針對天津市文物安全的形勢和特點,積極開拓思路,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特別是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領域依法查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案件,有效保護了文物安全。其具體舉措是: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正確的思想為引領;二是著力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文物執法水平的提高,并通過加強隊伍裝備建設,為文物執法提供堅強保障;三是持續加大執法力度。一方面認真落實監管職責,堅持預防為主,強化日常安全巡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要嚴格依法履職,嚴查違法案件。
為有效地推進文物保護工作,天津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還認真總結了在案件查辦和法律適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如違法行為對文保單位歷史風貌造成破壞或明顯改變不可移動文物原狀的鑒定問題等。
為更好地貫徹文物保護法的立法精神,我想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建議將文物保護和文物安全納入政府及相關部門績效考評體系,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規劃推動;其次,建立完善的文物損害鑒定制度,明確鑒定主體及鑒定規范;再次,針對文物法人違法問題堅持疏堵結合,加強制度約束,并強化對違法主體的黨紀政紀責任追究;最后,加大對文保單位的自然人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通過普法宣傳、提供便捷服務、給予資金補助等方式,提高其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ww.buybackdirect.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關于《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解讀
- “語文·博物·美育”融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中關村一小...
- 《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 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
- 國粹與國貨的完美相遇,《國色天香》景泰藍牡丹美妝璀...
- 中央決定李群同志任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